(一)对标企业
按照先进性、代表性、可比性的原则,选取德国意昂公司(E.ON)、德国莱茵公司(RWE)、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西班牙伊维尔德 罗 拉 公 司(Iberdrola)、法 国 电力公司(EDF)、美国杜克能源公司(Duke)、韩国电力公司(KEPCO)和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等 8 家国外同类能源企业和国内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等 4家发电公司,共计 12家。
文|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 王锟
(二)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指数按规模、业绩、发展潜力和社会贡献 4个维度,分解为 9个可量化的指标,建立“149”三层指标体系。其中,规模指标包含营业收入、装机容量和资产总额 ;业绩指标包含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 ;发展潜力指标包含资产负债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和海外收入占比 ;社会贡献指标包含 CO2 排放强度。按照专家打分法,对 4项维度指标和 9项可量化的指标赋予权重。
二、综合评价指数对标
按 照 综 合 评 价 指 数,2017 年 12 家世界同类能源企业排名依次是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法国电力公司(EDF)、德国意昂公司(E.ON)、西班牙伊维尔德罗拉公司(Iberdrola)、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德国莱茵公司(RWE)、韩国电力公司(KEPCO)、美国杜克能源公司(Duke)、华能、国家电投、华电、大唐。
三、分项指标对标
(一)规模指标
1.营业收入
2017年,营业收入排名前三的是 Enel、EDF 和 KEPCO。华 能 营业收入实现 2014 年以来首次同比增长,连续五年排名第七、国内排名第一。同时,12 家企业 2017 年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均有所增加,其中增量最多的是 Enel,增幅最大的是 Iberdrola。国内大唐、华电、国家电投营业收入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2.装机容量
截至 2017年底,装机容量排名前三的是华能、华电和大唐。EDF排名第四,国家电投排名第五。国内发电公司新增装机以清洁能源发电为主。国外企业除 Enel、Iberdrola 和 E.ON装机有所增加外,其他公司装机容量均有所减少。
煤电:2017 年,国 外 同 类 能源 企 业 中,EDF、RWE、Enel 和 Iberdrola 煤电装机减少,KEPCO、 TEPCO 和 Duke 煤电装机增加。国内发电公司中,华能、大唐、华电、国家电投煤电装机增加,但煤电装机比重均有下降。华能煤电装机占比较上年下降 2个百分点,但占比仍然在 12家企业中最高。
核电:截至 2017 年底,EDF 核电装机容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以绝对优势位居世界第一。KEPCO核电装机较上年有所增加,根据其最新的发电装机投资计划,目标是到 2030 年底,拥有核电装机 2040万千瓦。国内发电公司中,仅国家电投拥有核电装机,2017年无新增核电机组,其余 3家仍无可控在运核电机组。
天然气发电 :TEPCO天然气发电装机在 12家企业中最高,EDF和 Duke位列第二、第三。国内发电公司中,华电天然气装机最多 ;华能、国家电投、大唐天然气装机容量均较上年有所增加。
水电:截至 2017 年底,Enel 水电装机容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是水电最多的同类能源企业。华电排名第二,较 2016 年略有增加。水电装机超过千万千瓦的企业还有大唐、华能、国家电投、EDF和 Iberdrola。
可再生能源:截至 2017 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最多的是国家电投。 E.ON 全部装机为可再生能源。除 E.ON外,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是 Iberdrola。
3.资产总额
截至 2017年底,资产总额排名前三的是 EDF、Enel 和 KEPCO,较 2016年均有增加。华能资产总额排名第四。除 RWE和 E.ON资产总额在千亿美元以下外,其他对标企业资产总额均超过一千亿美元。一方面,与 2016 年相比,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减资降债的步伐有所放缓,另一方面,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降,使得 2017年除 E.ON资产总额同比减少外,其他公司资产总额均同比增加。
(二)业绩指标
1.归母净利润
2017年,归母净利润排名前三的是 E.ON、Enel 和 EDF,Iberdrola 和 Duke 紧 随 其 后。2016 年 归 母 净利润为负的 E.ON、RWE、华能 3家公司全部由负转正,其中 E.ON 和 RWE由于分别获得德国核燃料税返还,同时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归母净利润增幅较大。此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多的还有 Enel 和 TEPCO,其中,Enel 主要得益于斯洛伐克电力控股公司的资产处置以及意大利、美国的税率调整, TEPCO主要得益于售电收入增加以及集团范围的成本控制。华能是国内4家公司中唯一一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企业
2.净资产收益率
2017年,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三 的 是 E.ON、RWE 和 Enel。华 能净资产收益率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在对标企业中排名第八,较上年进步三名。国内其他 3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均较上年有所下降。
(三)发展潜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
截至 2017年底,资产负债率排名前三的企业是 KEPCO、Iberdrola 和 Enel,排 名 与 上 年 一 致。其中,KEPCO 负 债 率 较 上 年 升 高, Iberdrola和 Enel则同比下降。EDF、 E.ON、RWE、TEPCO 以 及 国 内 4 家公司等历来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2017年均实现负债率下降。华能较上年进步五名,首次在国内公司中负债率最低。
2.清洁能源装机占比
2017 年,E.ON 坚 持 在 发 电 领域专营可再生能源业务,全部装机为可再生能源装机,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 高。Iberdrola、TEPCO 和 Enel 分列第二、三、四名。国内 4家公司装机结构持续改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较上年均有提高。其中,华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同比提高 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 30% ;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在 12家公司中排名第七,国内最高。3.海外收入占比
2017年,海外收入占比最高的 4家企业是 Iberdrola、Enel、EDF和 E.ON。其中,除 Iberdrola外,其他公司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华能海外收入占比与上年基本持平,在 12家企业中排名第七,国内最高。
(四)社会贡献指标
1.CO2排放强度
E.ON 由于全部装机为可再生能源,目前不再公布 CO2 排放强度有关数据。此外,CO2 排放强度最低 的 3 家 企 业 是 EDF、Iberdlora 和 Enel,较上年均有所升高,主要原因是 2017年 3家公司不同程度的增加了煤电、气电等火电发电量,而水电、核电等发电量有所减少。国内发电企业由于煤电比重较高,CO2排放强度普遍高于国外公司。
四、总结
( 一 )Enel、EDF、Iberdrola 综合实力强劲,稳稳占据世界一流能源企业阵营
Enel 连续七年保持前三名,并在 2011、2017 年两次排名第一,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归母净利润、海外收入占比、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6项指标排名前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和 CO2排放强度排名第四,仅装机容量排名第六,基本没有短板指标,是 12家企业中发展最为均衡的企业。这些成绩与其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密不可分。 Enel于 2016年开启了新一轮战略转型,以数字化战略和客户聚焦战略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两大引擎,确立了包括提升运营效率、产业发展、组织精简和积极灵活的资产管理、开放式创新生态、人力资源和社会责任等五大战略支柱,致力于成为以可再生能源、配售电和综合能源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能源公司。2017年,Enel推进组织机构调整计划“Enel X”,进一步优化矩阵式管理架构,依托遍布世界的 7个创新中心深化“开放创新战略”,凭借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在全球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欧洲和拉美等地电力需求增长、美国税制改革等利好条件下,实现了较好发展。
EDF 在 2012 ~ 2016 年 连 续 五年排名第一,2011和 2017年排名第二,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归母净利润、CO2 排放强度和海外收入占比等 5项指标排名前三,综合实力较强。2017 年,EDF 继续以其长期发展规划“CAP 2030”为指导,大力发展能源服务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制定了太阳能发展规划,致力于实现更加清洁的发展。资产负债率是 EDF唯一的短板指标,2017年负债率较上年降低 2.3个百分点。
Iberdrola 连续七年排名第四,是排名最为稳定的企业。Iberdrola 规模指标排名靠后,装机容量仅有 4845万千瓦,但业绩指标、发展潜力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表现优秀,海外收入占比、资产负债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CO2排放强度等指标排名前三。Iberdrola 持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计划在 2016 ~ 2040年对可再生能源和电网领域投资 200亿美元。
(二)E.ON和RWE改革重组初见成效,多方利好带来综合排名大幅提升
2016 年,E.ON 和 RWE 仍处在转型的“阵痛”期,两家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 98.0%和 89.5%,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在对标中也位列倒数第一、第二。但就在 2016年,E.ON 和 RWE相继进行资产重组,将可再生能源、能源销售、能源服务业务与传统能源业务进行拆分重组,其中,E.ON 对负责传统业务的子公司 Uniper 不 并 表,RWE 对 负 责 可再生能源、电网、零售业务的子公司 Innogy赋予高度的经营决策权。
2017年,两家公司业绩即有改观。2017年,德国最高法院裁决核燃料税违法,对 E.ON和 RWE等发电公司返还了过去多年缴纳的核燃料税,其中,E.ON收到返还约 28.5亿欧元,RWE收到返还约 17亿欧元。受此利好,E.ON和RWE的业绩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实现较大提升。
此外,E.ON还进一步剥离传统能源业务。2017年 9月,芬兰富腾集团对Uniper股权发起公开收购邀约,拟以每股 22欧元的价格收购 E.ON 所持有Uniper 的 46.65%股权。2018 年 1月,E.ON接受了邀约。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5条(IFRS 5), E.ON将与此相关的 30亿欧元计入待售资产。交易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
RWE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了核燃料税的返还,主要是天然气贸易等业务的贡献,以及其在发电厂调度商业优化的收益超出预期。
2018 年 3 月,E.ON 和 RWE 达成资产重组战略协议,按照协议 内 容,E.ON 将 获 得 RWE 持 有 76.8% 股权的 Innogy 电网资产,并自愿向 Innogy 少数股东提出现金收购要约。RWE将获得 E.ON收购 Innogy 之 后 的 1 6 . 6 7% 股 权,并获 得 E.ON 在 RWE 的 Emsland 和 Gundremmingen两家发电厂所持有的少数股权,以及 Innogy对奥地利能源公司 Kelag持有的股权,同时, RWE 将向 E.ON 支付 15 亿欧元现金。交易预计于 2019 年底完成,交易规模将达 220 亿欧元。重组完成后,两家公司业务将完成垂直细分, E.ON 将专注于电网业务及为下游客户提供能源解决方案,拥有德国 60%的配电网份额,更加专注于配电网络、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充电、能源供应、能效服务和智慧家庭解决方案 ;RWE 则保留 Innogy 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和天然气存储业务,并接手 E.ON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业务,主营传统发电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天然气以及能源贸易业务,因此成为更加纯粹的电力生产商。此次两公司间的“创新式重组”是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坚定布局,重组对双方带来的影响及改变值得期待。
(三)TEPCO、KEPCO和Duke 赶超国内发电公司,但依然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2017 年,TEPCO 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排名较上年均有提升,其中,营业收入的提升主要由于燃料成本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附加的收入 ;归母净利润连续五年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力销售收入的增加以及集团范围的成本管控。但 TEPCO最主要的负担依然是福岛核事故善后问题。
KEPCO近 3年综合评价指数排名不断下降,与其所面临的国内能源政策调整不无关系。2017年,KEPCO 较上年排名退步的指标主要有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等,其中净资产收益率后退 10名,归母净利润后退 7名,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后退 6名。营业收入、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等是支撑其综合评价指数排名的主要优势指标。2017 年,KEPCO售电量增长 2.2%,但是平均销售电价却下降 1.5%,同时,燃料和外购电成本上升 24.8%,其中煤炭成本上涨 43.5%,而由于核电发电减少,煤电发电量占比由 2016年的 46% 增长到 2017年的 53%,煤炭成本在燃料成本中的占比由 2016年的 54%增长到 2017年的 65%,由此导致 2017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0.6%,净利润下降 78.9%。为应对转型压力, KEPCO不断加强对配售电业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创新以及海外业务的战略布局。
Duke 自 2016 年退出拉美市场后,开始专注于美国国内市场,主要业务板块有电力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天然气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等。2017 年,Duke 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 3.6%,但在 12家公司中规模依然最小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30%,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提升 6 位,其中,美国新一轮税改为其 2017年贡献利润超过 1 亿美元。同时, Duke近两年加大清洁转型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煤电业务比重,2017年 CO2排放强度继续下降,排名提升两名。2017 年,Duke 宣布将在未来 10年内投资 110亿美元开发清洁能源,主要是天然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
(四)华能分项指标小步前进,但尚未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2017年是华能近 7年综合评价指数排名最低的一年。2011 ~ 2016 年,华能在对标排名中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综合评价指数稳定在第五、第六名 ;落后于华能的企业,除了国内发电公司以外,主要有 TEPCO、Duke、E.ON 和 RWE。 2017 年,上述国外公司综合评价指数排名均高于华能,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曾经的短板指标在 2017年得到了较大改善。而华能在传统短板指标上虽然也有进步,如归母净利润进步一名,净资产收益率进步三名,资产负债率进步五名,CO2排放强度进步一名等,但逆水行舟,小进则退。一方面这些进步针对的是不同公司,且属于小步前进,未能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在取得进步后依然是短板指标,而且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所占权重较大,从而导致华能分项指标排名进步而综合评价指标排名退步的情况。
与国内公司相比,华能在 2016 年一度排名末位的归母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等指标均有提升,2017年只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一项排在末位,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国内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