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澳大利亚能源转型对话组织联合主办的2025中澳能源转型对话活动在悉尼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驻澳大利亚办事处、京能国际澳大利亚购售电公司、毕马威(澳大利亚)协办,澳大利亚能源网协会、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提供支持,吸引了众多来自能源领域的知名企业高管和专家,共同探讨中澳两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机遇与挑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澳大利亚能源转型对话组织主席史伟立出席会议并致辞,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全国主席沈文、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执行秘书长马磊、澳大利亚能源网协会主席约翰·克利兰德和董事保罗·西姆绍瑟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驻澳大利亚办事处主任、国网澳洲资产公司董事长姜龙华作会议总结致辞,中澳双方代表共90余人参会。

杨昆指出,今年是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十周年,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迈入第二个十年,双方已将绿色低碳、气候应对列入合作清单,必将为低碳转型国际合作树立新典范。中澳双方资源与市场优势互补,合作空间广阔,近五年来,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在澳大利亚已落地的风电和太阳能光伏项目累计投资规模超过5亿美元。在2024年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览会上,阳光电源、海博思创、欣旺达、楚能新能源、国轩高科五家企业所签署的储能合作协议总量达8GWh(吉瓦时),中澳绿色合作已从“产品出海”升级为“技术共建、价值共创”,持续助力中国和澳大利亚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杨昆表示,当前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澳能源转型对话活动开启了中澳能源合作的新篇章。作为中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和非营利社会团体法人,中电联愿同中澳双方的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将中澳能源转型对话活动构筑成一座坚固且持久的桥梁,持续推进双方能源电力领域的务实合作。他倡议双方加强能源电力投资和产能合作、电力技术创新交流合作及电力人才交流,为促进中国-澳大利亚的绿色低碳转型,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贡献电力力量。

史伟立在发言中强调,面对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紧迫挑战,各国必须携手合作,通过跨国界、跨行业的协同努力,共同推动能源转型。他指出,能源转型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巨大机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加强能源安全保障,不仅能够应对气候变化,还能在贸易、投资和就业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点。史伟立呼吁各国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技术交流,拓展市场合作,共同应对能源转型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深度对话环节中,澳大利亚能源转型对话组织联合创始人谢若谷、毕马威(澳大利亚)董事明·道与国网澳洲资产公司董事总经理大卫·吉莱斯皮、南澳州输电网公司首席执行官西蒙·艾慕斯围绕能源转型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各方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会议围绕“澳大利亚清洁能源发展前景”“深化能源领域供应链合作建设”“能源转型进程中的人才能力建设”主题进行了三场小组讨论,来自中澳两国的能源电力企业、机构及高校专家代表们,结合各自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观点分享与探讨。
在CEO圆桌会议上,来自中澳两国能源行业的企业家们围绕能源转型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分享了各自企业的战略规划与实践经验,共同寻求合作契机,推动中澳能源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电池储能系统现场参观等环节,为与会嘉宾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机会。
作为中澳两国能源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2025中澳能源转型对话活动不仅促进了双方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也为两国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推动中澳能源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在能源转型的全球大背景下,中澳两国的合作前景广阔,未来有望在清洁能源开发、能源技术创新、能源供应链优化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